由中国免疫学会自身免疫分会主办的“2025亚太临免实验诊断和临床高峰会”于10月10日在广州成功举办。作为自身免疫领域的重要年度盛会,本次会议汇集来自中国、泰国、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等亚太地区的自身免疫领域专家,围绕抗磷脂综合征(APS)及女性生殖健康相关议题展开多学科、多维度的深入交流与探讨。会议聚焦亚太前沿,融汇多方智慧,通过学术报告与热点讨论的形式,加深疾病认知,促进检验与临床协同、基础向临床转化,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精准化发展搭建高水平、跨学科、国际化的学术交流平台。
中国免疫学会自身免疫分会主任委员栗占国教授、泰国曼谷玛希隆大学拉玛提博迪医学院 Prapaporn Pisitkun 教授在论坛开幕式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栗占国教授首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诚挚的感谢与热烈的欢迎。作为亚太地区高规格的学术盛会,本次会议旨在深化亚太地区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的交流与协作。他强调,尽管亚太地区风湿疾病研究发展迅速,但很多临床问题还待解决,其中,抗磷脂综合征因病情复杂、诊断困难、治疗棘手,仍是临床最为关注的疑难疾病之一。本次会议聚焦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及相关疑难类型,特邀来自风湿免疫、检验医学、妇产科及生殖科等多领域的亚太专家,共同分享前沿进展、交流诊疗经验,深化相关研究与临床实践,共同探索更优的诊疗策略来造福更多患者。
栗占国教授致辞
Prapaporn Pisitkun 教授在致辞中指出,面对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亚太地区仍然面临着医疗资源不均衡与新发疾病诊断难题等多重挑战。本次峰会作为跨国界、跨领域的多元交流平台,为推动知识技术共享、多领域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通过汇集多方智慧、探索最佳实践,对推动科学进步、改善亚太地区患者诊疗效果发挥重要作用。她还强调,实验室诊断技术创新与质量提升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与诊疗发展的重要保障。期待未来可以通过多方合作,加快先进检测技术在更广泛地区的推广与应用,使更多患者受益。
Prapaporn Pisitkun 教授致辞
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女性中高发,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育龄期女性患者对生殖健康与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为临床疾病管理带来诸多挑战。本次会议聚焦女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生殖健康与妊娠管理难题,围绕抗磷脂综合征(APS)、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SSc)及干燥综合征(pSS)等多种女性高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通过风湿免疫科、妇产科、生殖科及检验科等多学科前沿学术交流,助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妊娠管理水平的提升。
APS不仅是导致多器官损害的典型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这一临床复杂、棘手问题的主要病因,成为备受关注的重点议题。与会专家从多学科视角出发,围绕抗磷脂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研究进展、抗磷脂抗体检测策略与结果解读、风险分层、规范化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多维、全面的分享,涉及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CAPS)、难治性产科抗磷脂综合征(OAPS),以及感染、血栓与凝血应对措施等复杂临床场景的处理,为疾病诊疗、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持与实践指引。
会议中,与会专家还针对临床常见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在实验室检测方面,专家们一致认为,抗磷脂抗体检测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病情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协助APS患者进行全病程管理,并强调其在风险分层、长期随访中的临床价值。针对OAPS的管理,专家们结合各自学科的实践经验指出,在遵循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综合考虑风湿科之外的多学科因素,深入探究其潜在病因,并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酌情、谨慎进行非常规治疗策略的尝试,以期改善妊娠结局。通过跨区域、多学科深度对话,为抗磷脂综合征诊疗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向。
本次会议集中展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的最新研究成果、优秀实践经验与前沿诊断技术,内容丰富、成果显著,充分展示亚太地区日益崛起的学术科研实力与临床创新活力。通过跨国交流与深度对话,加深疾病理解,推动实验室检测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加速自身免疫性疾病诊疗向精准化持续迈进,为亚太地区学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