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相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计皮肤、关节、心脏、肺、血液、肾脏甚至脑。SLE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多见于15-45岁年龄段,女男比例为7-9:1。在美国多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SLE的患病率为14.6-122/10万人;我国大样本的一次性调查(>3万人)显示SLE的患病率为70/10万人,妇女中则高达113/10万人。目前我国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超过100万,为全球之最。
在SLE患者中,抗磷脂抗体(APL)的检出率约为40%。在这部分抗体检测阳性的个体中,近40%的人发生血栓事件,可诊断为APS,这可以视为SLE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则把APL列入了SLE的诊断标准。在SLE患者中,持续性中高滴度水平的抗心磷脂抗体(aCL)也大大增加了血栓的风险。抗β2-糖蛋白1 抗体(β2-GP1 )与血栓发生的相关性与aCL 相仿。对于有自身免疫疾病倾向的个体,如SLE、类风湿关节炎(RA)、多发性硬化(MS)等患者,检测抗磷脂抗体对于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采取抗凝干预措施有重要价值。
第13届国际抗磷脂抗体大会上,相关工作小组系统地回顾总结以往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如下推荐:对于SLE患者,临床医生需要定期筛查其体内的APL水平,如发现SLE患者狼疮抗凝物(LA)阳性或抗aCL抗体持续性处于中高滴度状态,则建议预防性服用羟化氯喹和低剂量阿司匹林;无SLE病史和血栓病史的人,如果其体内存在高风险的APL种类,尤其是还同时存在其他血栓高危因素的时候,则建议长期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以预防血栓的发生。
疾病 | 自身抗体/靶抗原 | 临床意义 | 推荐产品 | ||
BLOT | ELISA |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ANA谱 | Sm | SLE标志性抗体 | DL 1590 | EA 1593 |
核糖体P蛋白 | EA 1641 | ||||
dsDNA | EA 1571、EA1572 | ||||
PCNA | |||||
核小体 | EA 1574 | ||||
组蛋白 | 药物诱导的红斑狼疮、SLE | EA 1560 | |||
APL | aCL | 抗磷脂综合征(APS)、SLE、反复流产,病态妊娠 | EA 1621 | ||
β2-GP1 | EA 1632 |